武侯祠官方网站

中文 ENGLISH 日本語 한국어
2021-08-16
《大三国志展》系列讲座第六场 “千峰翠色、青瓷灼灼——瓷器反映的汉晋 物质生活”开讲2021054期
返回列表


 

723日,成都武侯祠博物馆汉晋风华——文物中的三国系列讲座第六场开讲。本次讲座由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副院长、考古与博物馆学系袁胜文教授主讲,以《千峰翠色、青瓷灼灼——瓷器反映的汉晋物质生活》为题,从《大三国志展》展出的几件青瓷器切入,联系汉晋时期青瓷器生产情况、种类和特征,解读青瓷器反映的汉晋物质生活。讲座由馆务委员梅铮铮主持,60余位文博爱好者及我馆30余位业务工作人员到场聆听。讲座同时进行全场视频录制,并将于近期在成都武侯祠博物馆微信公众号上分享。

青瓷是以高岭土做胎,器表施以石灰釉,在1300°C以上的高温烧制而成的,因外表呈青灰、青绿色而得名。汉晋青瓷脱胎于夏商时期原始瓷器,与原始瓷器最大区别在于烧造温度的提高。青瓷是我国瓷器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,汉晋时期瓷业主要集中在南方,其中浙江是窑场最为丰富、技术最高的地区另外在湖南、江西、四川、福建等地也有烧造。按器物功能不同,袁胜文教授将汉晋青瓷分为活日用器和明器两大类。日用器包括:罐、尊、壶、耳杯、碗、盘、洗、水注、水盂、砚台、多子格、香薰、唾壶、虎子等;明器则包括建筑模型、俑、魂瓶等。

汉晋青瓷可分成三个时段。东汉至三国时,青瓷器种类较少,在一些器形上还保留有模仿铜器造型的特征;西晋时期青瓷器形品种较东汉三国大大增加,日用器中酒具、餐具、文具、卫生用具大都具备,随葬明器也大大增加;第三期东晋时期,早期青瓷与西晋基本一致,中晚期发生变化,以日用器为主,明器基本停烧。

汉晋青瓷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。造型特征与同时期的陶器、铜器、漆器极为相似,以矮胖为主,水盂等器物流行使用动物造型;胎釉特征上,胎质坚硬细腻,胎色淡灰,少数土黄色,釉质清亮纯净,釉层均匀,胎釉结合紧密,釉色以淡青色为主,也有黄色和青黄色釉;纹饰特征上,以胎装饰为主,技法有刻划、戳印、拍印、贴塑、镂空等,纹样有弦纹、水波纹、叶脉纹、莲瓣、贴塑常见亭台楼阁、铺首、狮子、胡人、佛像、凤纹、飞鸟、龟等,也有釉下彩装饰烧造工艺上,汉晋青瓷一般采用明火摞烧,碗、碟等以泥条作为间隔具,内底常见数个疤痕。

袁胜文教授认为,汉晋青瓷作为一种使用较为普遍的手工业产品,透过这些青瓷器可以窥探汉晋时人们衣、食、住、行等物质生活面貌。两汉流行的深衣,开始向衣、裳分开的方向发展,“上衣下裙”的装束渐成主流;饮食方面延续西汉以来传统,各类酱是饮食中重要的一项内容,东晋时饮茶是士大夫阶层的一种流行风尚;住宅形式多样,具有防卫功能的高楼及坞堡类建筑较为流行,屋顶已具备庑殿顶、悬山顶、硬山顶等形制,大型建筑前还常设有门阙;席和榻是主要的坐具和寝具,高型坐具尚未出现,另有几、案等家具。此外,汉晋墓葬中的青瓷,是当时“事死如事生”丧葬观念的体现,其中明器魂瓶还揭示了汉晋人们葬俗和信仰方面的内容。

成都武侯祠博物馆“汉晋风华——文物中的三国”系列讲座共约13场,将邀请《大三国志展》参展文物所在博物馆的研究员、亲自参与文物发掘的考古负责人或代表文物相关研究领域的专家,从文物出发,解读其背后的历史信息和故事。第七场讲座初步定于2021730日,由成都体育学院郝勤教授通过兵器,解读三国时期的战争。


成都武侯祠博物馆
智能票务线上预约系统试运行调试的通告

尊敬的观众朋友:

我馆拟于2021年9月17日22:00—24:00对试运行的“成都武侯祠智能票务线上预约系统”进行调试,在此期间无法购票,给您带来的不便,敬请谅解。

成都武侯祠博物馆
2021年9月17日

关闭